Page 31 - 全民健康保險會10周年成果與未來展望專刊
P. 31
協 商 項 目 須 訂 定 相 關 KPI(Key Performance 經由建構各部門總額地區預算分配之預測模 全
Indicators,關鍵績效指標)、加強事前溝通、 型,分析結果顯示,臺灣的地區預算分配,若僅 民
發揮保險人角色、完備協商資料及管控協商時間 以年齡、性別進行風險校正,在地區層級已有甚 健
與調整會議天數等措施,希望透過完備的協商資 佳之預測能力。若納入民眾罹病情形進行校正, 康
料與事前溝通,提升協商效率。 模型預測能力在個人層級顯著提高,但專家會議 保
對應否納入罹病狀態無共識。另分析結果顯示, 險
◎專題演講:從國際經驗檢視我國總額支付制 若進一步拆分成以縣市為單位,模型仍有良好之 會
度地區預算分配方式之研究
1周0
報告人:郭副教授年真/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 年
研究所 成
果
為精進地區預算分配方式,健保會委託郭副 與
教授年真團隊進行本研究。郭副教授首先介紹先 未
進國家醫療費用區域預算分配制度及演進,並從 來
需要(Need)的角度解構「醫療利用」(如圖 展
2-6),資源分配的目的係要反映民眾真實的醫療 望
需要。研究結論,多數國家採用「以需要為基礎」 專
(need-based)的預算分配方法,除基本地區 刊
人口之年齡、性別組成,也納入罹病狀態、社經
特性,以反映對醫療需要的差異,加入「未被滿
足的醫療需要」以縮小可避免的不平等。
True need = Current use – Excess use + Unmet need
年齡 醫療利用 受地區/機 可能存在
性別 資料呈現 構/個人非 ,難以直
罹病狀態 的情形 需要因素之 接測量
社經地位 影響
(Finlayson et. al., 2007)
資源分配的目的
資料來源:摘自郭副教授年真簡報
圖 2-6 資源分配:從需要(Need)的角度解構「醫療利用」
29